模仿是一切学习与发展的基础,孩子会通过模仿去学习新技能与知识。想要融入社会,与人交往,模仿是必不可少的技能。 一、学习模仿的前提条件 1、能运用自己的身体包括大肌肉、小肌肉和口部肌肉的机能做出适当的反应。 2、基本的观察能力:持续注意力、眼神注视等。 3、配对概念:知道“一样的”的概念。 4、听指令的能力:能听懂“做一样的”、“跟我做”、“这样做”等指令。 二、如何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 1、动作模仿 动作模仿又分为粗大动作模仿、精细动作模仿、嘴部动作模仿、按顺序模仿动作、仿画、模仿复杂有步骤的动作等。 在训练时,选取目标动作,老师和孩子面对面,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然后随机示范目标动作,同时给出指令“这样做”。示范完毕之后,等孩子做相应动作,如果孩子没有给出反应,老师马上肢体辅助孩子做相同动作。 当孩子完成(或在辅助下完成)相同的动作后,老师要马上夸奖孩子“做对了”,并且给予强化物。每次训练时,重复以上步骤10次左右,一天可以进行多次训 2、物品操作模仿 根据孩子目前现有的能力,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物品,吸引孩子的视线,这样在做示范的时候,孩子自然地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他感兴趣的物品上面,也就观察了示范动作。 慢慢加入其它玩具,让孩子模仿家长搭积木、插蘑菇钉等,之后过渡到学习使用日常生活用品,如开门、系鞋带、刷牙等。 3、口型和发音模仿 当孩子具备了大动作、物品使用动作的模仿能力,训练可以逐步过渡到口型和发音的模仿。从发音器官运动模仿开始,到发声模仿,再到字词句的模仿。 三、模仿地注意事项 1、选择的目标动作一定是孩子目前有能力完成的。比如很多人很习惯地让孩子模仿“拍手”的动作,但有些孩子因为缺少双手协调的能力,所以他们其实还并不会拍手,在这种情况下,拍手就不适合作为模仿训练中的目标动作。 2、老师坐的高度要与孩子基本一致,这样便于孩子能够观察到老师的示范动作。两人之间没有障碍物,这样便于老师及时提示孩子出现正确的模仿动作。 3、老师给指令时尽量是“这样做”或类似指令,不要直接命名要做的动作。如果孩子能听懂指令,因为听到指令“拍手”而拍手,不需要看示范的动作,那么这就不是单纯的模仿行为,而是听从指令的行为了。 4、 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,老师可直接给予辅助。模仿训练的孩子通常是还不具备学习能力的孩子,认知能力也会比较弱,所以在这个阶段不要期望孩子能主动学。如果辅助不及时,孩子可能没有反应,从而造成指令服从的延迟。 5、 要及时给予强化。在训练新行为时,要一个反应一个强化,孩子每模仿一个动作,都给予得到强化物。并且强化物的给予要紧紧地跟随目标行为,即当孩子(在辅助下)完成模仿的动作后,老师需要马上把强化物给孩子。 模仿训练应遵循“循序渐进、从简到难”的原则。所有康复训练都要遵循孩子自然发育的规律,按照发展顺序进行训练。
文章来自公众号:自闭症之声 |